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期吸入甲醛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刺激眼睛、鼻子、喉咙,引起呼吸道炎症、过敏、头痛、恶心等症状,甚至导致白血病、鼻咽癌等恶性肿瘤。因此,了解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来源和排放,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前提。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
- 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常用的人造板、胶合板、刨花板、密度板等,都含有大量的脲醛树脂或苯醛树脂作为粘合剂,这些树脂在高温高压下固化后,会释放出甲醛。此外,油漆、涂料、壁纸、地毯等也含有甲醛或其他挥发性有机物(VOC),在室内温度升高时会加速挥发。
- 家具。家具中使用的人造板、木皮等也含有甲醛或其他VOC,同样会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释放出来。特别是一些劣质或假冒伪劣的家具,可能使用了超标或过期的原材料,导致甲醛含量远超国家标准。
- 墙壁、地板、天花板等装修铺设用的粘合剂、壁纸、地毯、塑料地板等,这些材料也可能含有或释放甲醛;
- 日用品。日用品中如洗涤剂、消毒剂、化妆品、香水等也含有甲醛或其他VOC,这些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来,污染室内空气。此外,一些纺织品如衣服、床单、窗帘等,在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使用了含有甲醛的染料或防皱剂,如果不经过充分清洗就直接使用,也会释放出甲醛。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排放特点和规律有以下几点:
- 甲醛的排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完全消失。一般来说,装修后的房屋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甲醛浓度(0.08mg/m3),而一些家具和日用品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彻底释放完毕。
- 甲醛的排放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甲醛的挥发速度就越快。因此,在夏季或潮湿季节,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会明显升高。
- 甲醛的排放受通风和换气的影响也很大。适当的通风和换气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甲醛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建议在装修后、买新家具或使用新日用品时,要及时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室内湿度适宜的范围。